如果我已支付服務費,但服務質素欠佳,我可以怎樣做?
在香港,如果你是「消費者」,便會受到《服務提供(隱含條款)條例》(第 457 章)(下稱「條例」)的保障。如果你所支付的服務質素差或被草率完成,你可能有權提出訴訟。
我是否屬於「消費者」?
根據條例第 4 條,在以下情况下,你會被視為以消費者身份進行交易:
- 你並非在業務過程中訂立合約,亦無意令人以為自己是在業務過程中訂立合約;
- 根据合約或依據合約向你提供的服務,屬通常供應或提供作私人消費或受益用途的類型。
「以消費者身份交易」的例子:
「謹慎及技術」及其他隱含條款
在服務供應合約中,若服務提供者是在業務過程中行事,則隱含以下條款:
- 服務提供者會以合理程度的謹慎及技術提供服務(即達到合理人士認為滿意的標準)(條例第 5 條);
- 若合約沒有訂定提供服務的時間,服務提供者會在合理時間內提供服務(條例第 6 條);以及
- 若合約沒有訂定服務的代價,與服務提供者訂立合約的一方須支付合理的費用(條例第 7 條)。
條例第 8 (1) 條規定,如果你是服務供應合約的一方,並以消費者身份進行交易,服務提供者不得藉任何合約條款,免除或限制因上述隐含条款而產生的任何法律責任。因此,即使服務提供者明確表示「不保證服務質素」,但若其服務未能達到合理標準,你可能仍有權提出訴訟。
你可以採取的行動
- 直接聯絡服務提供者:
- 撰寫正式投訴信,詳述事情經過,包括服務日期、不令人滿意的地方、已支付的金額以及你期望的解決方案。
- 保留所有書面往來記錄及任何對話筆記。
- 向消費者組織尋求協助:
- 消費者委員會:你可以提出投訴或尋求意見。該會可進行調解、提供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意見,以及公開不良經營手法,但不能起訴商戶。
- 其他當局:視乎服務性質(例如電訊、旅遊、食品),你可向相關監管機構求助。
- 法律行動:
- 你可起訴服務提供者,要求損害賠償或強制履行合約。如需了解更多,請尋求專業法律意見。
- 另類排解程序:
- 視乎服務性質及雙方意願,可能可以透過調解或仲裁解決問題。
有任何法律問題?立即使用Ask.Legal——我們的人工智能法律助理24小時為你提供專業支援。